總是熬夜加班、通宵工作,卻發現越來越難集中精神、隔天一整天都像行屍走肉?
長期熬夜不僅會讓你覺得「累」,更可能影響肝功能、免疫力、膚況與情緒。想在忙碌中保持清醒、不傷身,除了調整作息,補充正確的營養也很重要。
本篇文章將從熬夜常見的不適狀況出發,幫你分析需要補充哪些營養素,並推薦多款日本實用保健品,幫助你穩住精神、護肝養顏、撐夜不卡關!
熬夜常見狀況&日本保健品推薦
長時間熬夜會讓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逐漸出現失衡,這時候補對營養,比硬撐更有效!以下是熬夜族最常遇到的5種狀況,以及對應適合補充的營養素:
▶︎精神不濟、腦袋不清楚?
建議補充:維生素B群、DHA、GABA
熬夜時大腦活動量大,容易感到昏沉、難以集中。B群能促進能量代謝,DHA幫助維持腦部清晰,GABA則有助放鬆與調節情緒。
商品推薦:


▶︎肝臟負擔加重、容易疲勞?
建議補充:薑黃、牛磺酸、肝精、人參
熬夜讓肝臟無法在夜間正常修復代謝。補充保肝成分能提升解毒效率、減少疲勞堆積。
商品推薦:



▶︎膚況差、黑眼圈、蠟黃暗沉?
建議補充:膠原蛋白、維他命C、鐵
睡眠不足會直接反映在臉上。維他命C與鐵幫助血液循環與亮白,膠原蛋白則可維持肌膚彈性與修復力。
商品推薦:

▶︎睡不深、越熬越難入睡?
建議補充:GABA、芝麻素、甘胺酸
熬夜容易破壞生理時鐘,睡眠品質低落。這類營養素有助安定神經、幫助入睡與深層休息。
商品推薦:


▶︎體力下降、免疫力變差?
建議補充:Q10、鋅、蜂王乳、人參
熬夜會讓身體能量消耗加劇,容易疲倦、生病。補充提升代謝與免疫功能的成分,有助維持體力與整體狀態。
商品推薦:


使用保健品時的注意事項
補充保健品的目的,是幫助我們在無法即時休息或飲食不均的狀態下,快速補足所需營養,減少熬夜對身體造成的損害。不過再好的保健品,也需要正確的使用方式才能發揮最大效果。以下是幾個熬夜族在使用保健品時應特別注意的事項:
1. 遵守建議劑量,不宜自行加量
很多人認為「吃多一點效果更快」,但其實保健品並不是吃越多越有效。像維生素B群或C這類水溶性成分,超量攝取會被排出,但有些脂溶性成分(如維生素E、A)若長期過量,反而可能造成身體負擔或副作用。因此,建議一定要遵照包裝上的每日建議攝取量服用,才能安全又有效。
2. 搭配適當的時間與方式服用
不同的保健品建議的服用時間也不盡相同,例如:
-
B群、Q10、人參類:適合早上或白天吃,幫助提神、避免影響晚上睡眠
-
GABA、芝麻素:建議睡前或傍晚服用,有助入眠與放鬆
-
護肝產品:晚餐後或睡前吃較常見,有助修復肝功能
此外,大多數保健品建議搭配溫水服用,並盡量避免空腹食用,以減少胃部負擔並提升吸收率。
3. 避免同時補充過多種類,注意成分重複
很多熬夜族會同時吃B群、護肝、睡眠、膠原蛋白等保健品,但市售產品常有重複成分(例如維生素C幾乎每種都有),過量攝取不僅浪費,也可能互相干擾吸收,甚至影響肝腎代謝。建議選購前可以簡單看一下成分表,適度搭配、不要全堆上。
4. 有慢性病、懷孕或服藥者,請先諮詢醫師
保健品雖然多為食品級產品,但某些成分仍可能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,或對特定族群(如孕婦、高血壓、腎病患者)造成風險。例如人參可能不適合高血壓患者,芝麻素可能影響凝血。為了安全,若有慢性疾病或特殊狀況,服用前建議先諮詢專業醫師或藥師。
5. 保健品是輔助,不是熬夜的免死金牌
很多人以為「有吃保健品就能放心熬夜」,但其實它只能減少傷害、提升恢復力,無法取代睡眠與休息。熬夜後仍應找時間補眠、保持飲食均衡,保健品才能真正發揮功效。若長期依賴保健品硬撐身體,只會讓健康慢慢流失而不自知。
熬夜後的隔天恢復指南
熬夜之後隔天總是覺得昏沉、沒精神、臉色蠟黃?其實除了靠保健品補充營養,隔天的飲食與生活習慣調整也很關鍵。以下提供一份簡單可行的「熬夜隔天照顧指南」,幫你快速恢復元氣,避免身體狀況越來越差:
1.起床第一件事:喝水補水+喚醒代謝
熬夜容易讓身體處於脫水狀態,隔天起床建議先喝一杯溫開水或添加少許鹽分與電解質的飲品(如無糖運動飲料),能夠喚醒循環、清醒頭腦,也有助排出體內累積的毒素。
2.早餐不吃不行:補腦又補氣的選擇建議
許多人熬夜後反而沒胃口,但早餐是補充B群、蛋白質與腦部營養的黃金時段。建議選擇:
-
全穀類(如燕麥、雜糧吐司):提供穩定能量
-
雞蛋/豆腐/優格:補充蛋白質與B群
-
香蕉/堅果:補充鎂與色胺酸,有助情緒穩定
-
搭配保健品一起吃,幫助吸收更佳
3.白天:不要再喝太多咖啡,改喝這些!
熬夜後很多人習慣猛灌咖啡提神,但其實過量咖啡會加重腎臟與神經系統負擔,建議適量為主(每日不超過兩杯),可改喝以下飲品:
-
無糖綠茶或玄米茶:含少量咖啡因且有抗氧化效果
-
熱薑茶/枸杞茶:溫和提神又保肝
-
高湯/味噌湯:溫暖腸胃、補充鹽分與胺基酸
4.中午過後:20分鐘小睡,有效恢復腦力
若時間允許,在中午後安排一段不超過20分鐘的午休,可幫助大腦與身體快速重置,改善昏沉感。時間不宜過長,以免進入深層睡眠後反而更疲憊。
5.晚餐清淡為主:幫助肝臟減輕負擔
熬夜後肝臟負擔加重,晚餐建議選擇清淡、好消化的食物,例如:
-
白米飯或地瓜、南瓜等根莖類
-
白肉(雞胸肉、魚)、豆製品為蛋白質來源
-
燙青菜、蔬菜湯增加纖維
-
少油、少鹽、避免炸物與加工品
也可以搭配含薑黃、肝精、牛磺酸等成分的護肝保健品,幫助肝臟排毒與修復。
6.睡前1小時放下手機,幫助入眠
熬夜過後常會有「反而更睡不著」的情況,這時候建議建立儀式感來幫助大腦進入放鬆狀態:
-
泡熱水澡或熱足浴
-
聽輕音樂或冥想
-
補充GABA、芝麻素等助眠營養素
-
關燈後放下3C產品,避免藍光干擾睡意
小提醒:
-
熬夜雖然偶爾難以避免,但隔天的調整與修復非常重要,千萬不要讓身體長期處於「透支狀態」
-
若有持續出現疲倦、失眠、頭暈等狀況,建議盡早就醫檢查是否已有內部問題
熬夜補充營養常見Q&A
Q1:熬夜後隔天才補保健品,還有效嗎?
A:雖然最佳補充時間是熬夜當日或事前預防,但隔天補充仍然有效,特別是針對修復肝臟、補足流失的營養(如B群、C、鋅等),有助身體儘快恢復元氣。不過,仍建議養成平日穩定補充的習慣,效果更持久。
Q2:熬夜容易嘴破、口乾舌燥,是缺什麼?
A:這通常與維生素B群缺乏、免疫力下降有關。建議補充高單位的B群與維生素C,同時多喝水、注意休息,有助改善口腔狀況與疲勞感。
Q3:補充B群會讓我太亢奮,晚上睡不著怎麼辦?
A:部分人對B群較敏感,建議改為早上或中午補充,避免晚上攝取;若需補眠可選擇GABA、芝麻素等有助放鬆的成分來做搭配,調節作息節奏。
Q4:熬夜也需要補膠原蛋白嗎?
A:需要!睡眠是皮膚修復的關鍵時間,熬夜會打亂皮膚更新節奏,容易出現乾燥、暗沉、鬆弛等問題。補充膠原蛋白、維生素C與鐵,可幫助維持肌膚彈性與氣色。
Q5:可以同時吃多種保健品嗎?
A:可以,但需留意成分是否重複,避免攝取過量。例如不同產品都含有B群或維生素C時,建議擇一高單位產品即可。若不確定搭配方式,可諮詢藥師或依照品牌建議食用。
Q6:想撐夜不犯睏,有推薦的補品嗎?
A:可選擇含有高單位B群、人參、Q10、蜂王乳的產品,有助提升精神與代謝,不易感到昏沉。不過還是要記得適時補眠,否則長期疲勞仍會影響健康。